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上一句

   日期:2024-04-11     来源:www.huifengyu.com    浏览:345    
文章简介:此花开尽更无花源于元稹的《菊花》一诗,在这首诗里,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的角度来描写和赞扬菊花,这个描述新颖独特。同时也赞扬了菊花不畏寒霜的坚强品格,给人以深刻印象。

此花开尽更无花源于元稹的《菊花》一诗,在这首诗里,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的角度来描写和赞扬菊花,这个描述新颖独特。同时也赞扬了菊花不畏寒霜的坚强品格,给人以深刻印象。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上一句: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上一句是:不是花中偏爱菊。

全诗:

《菊花》

唐代:元稹

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

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

译文:

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舍,这景象就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一样,环绕着篱笆观赏各色的菊花,无声无息中已是夕阳西下时节了。不是由于百花中独偏爱菊花,而是由于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了。

注解:

1、秋丛:指丛丛秋菊。

2、舍(shè):居住的房屋。

3、陶家:陶渊明的家。陶,指东晋诗人陶渊明。

4、遍绕:环绕一遍。

5、篱(lí):篱笆。

6、日渐斜(xiá):太阳日渐落山。斜,倾斜。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,所以应读xiá。

7、尽:完。

8、更(gèng):再。

赏析:

首句“秋丛绕舍似陶家”,元稹从屋外菊花的数目之多开始写起,打造出了花开之盛的景象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一丛丛秋菊围绕着房子,宛若当年陶渊明的家一样。这里一个“绕”字将秋菊的数目之多体现的淋漓尽致,而“似陶家”,元稹提及陶渊明,事实上也是表露了同陶渊明一样,借咏菊来抒怀喻志。

次句“遍绕篱边日渐斜”,主要描绘了元稹看花的入迷情态。即诗人围绕着篱笆观赏菊花,无声无息就到了太阳西斜的时候。这句诗中的“绕”字与首句中的“绕”字呼应,第三体现的菊花的数目之多,同时也流露了出来元稹对菊花的喜欢之情,即便再多也要“遍绕篱边”把菊花看完。

最后两句“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则是元稹讲解了自己爱菊的原因。虽然咏菊是较为容易见到的诗歌题材,但元稹这里却用笔巧妙,讲解出了出人意料的爱菊理由。即并非我有多么的偏爱菊花,只不过由于当菊花谢后,这世间便也没花可以观赏了。

事实上,当季节到了深秋,大自然中的花朵便一一谢尽。唯有菊花能在凌烈的秋风和寒霜中傲然独立,为大自然延续盎然的生机。所以元稹在这首诗中说明的独特爱菊理由,不只符合常理,还流露出了他对菊花可以坚挺到最后才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。而菊花高洁的操守、坚强的品格也是元稹所崇尚的。

名家点评:
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6、李和文公作咏菊《望汉月》词,一时称美。云:黄菊一丛临砌。颗颗珠露妆缀。独教冷落向秋季,恨东君不曾注意。雕栏新雨霹。绿藓上,乱铺金蕊。此花开后更无花,愿爱护、莫同桃李。

清冯班《钝吟杂录》卷4、夺胎换骨,宋人谬说,只不过向古人集中作贼耳。冷斋称王荆公《菊花》诗千花万卉凋零后,始见闲人把一枝,以为胜郑都官《10日菊》,谬也。荆公诗多渗漏,上句凋零二字不妥,下句云一枝,似梅花,闲人二字牵凑。何如微之云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后更无花,语意俱足。郑诗亦浑成,非荆公所及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